信用中国(黑龙江鹤岗)

湖北武汉:清理取消证明事项197项

来源 :中国信用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1-06-21 09:00 打印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市民发现,去政府部门办事时,需要提供的证明又少了——住在汉阳区的陈女士,仅凭一张身份证,就领回了武汉市居住证;青山区的残疾人蔡师傅,没去社区开经济困难证明,就申请到了免费的法律援助服务……据悉,2020年以来,武汉市已清理取消各类证明事项197项,并大力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从制度层面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通过“减证”为群众“减负”。

通过“减证”为群众“减负”



“居住证明、就业证明、就读证明……正发愁这些证明该怎么开呢,没想到不用开了。这真是太棒了!
住在汉阳区的陈女士打算申领武汉市居住证,咨询武汉市公安局汉阳分局建桥派出所后得知:如今办理居住证,已取消一系列申领材料,凭身份证即可办理。
武汉市公安局发布消息称,今年4月起,全市1540个居住证办理点全面施行“凭身份证即可办居住证”服务。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申领业务实行告知承诺制,取消居住证明等申领材料。居住登记时间满半年以上,凭居民身份证即可办理。
4月,市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进一步取消了14项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其中就包括办理居住证时,不再需要提供居住证明、就业证明、就读证明。
2020年以来,武汉市已清理取消证明事项197项,其中市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设定的共32项,市直部门文件设定的共165项。在减材料、减办理时限、减跑动次数、减办理环节方面,压缩率均超过25%。
“从制度层面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省政协委员、湖北省高新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黎苑楚认为,一项项证明事项减少的背后,体现了武汉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推进“减证便民”行动、切实为群众“减负”的坚定决心。

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100多项证明事项取消了,是不是意味着这些证明事项就不需要核实了呢?
“事实并非如此。”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相关负责人说,证明事项被取消后,群众可以少开证明、少跑路,但不意味着政府部门“少作为”,而是需要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去主动核实。
例如,以前武汉市的低收入家庭申请社会救助时,家中有残疾人的,需要提供残疾证;有子女在上学的,需要提供就读学校证明;非农业户口家庭,则需要提供就业和收入证明等。这一系列证明事项被清理后,民政部门可以通过网络核验、调查核实、部门信息共享等方式进行核实,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给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减负”“松绑”“赋能”,按照“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原则,武汉市现已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同时正在加快推进信息共享平台、电子证照库等建设,以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相关证明事项取消后,从以往群众“来回跑”转变为“政府办”或“部门协同办”,办理单位通过信息共享、网络核验、调查核实、部门间查询等方式核实相关信息。

“我承诺”代替“我证明”



残疾人蔡师傅家境困难,最近与他人发生纠纷,急需法律服务。在青山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指导下,蔡师傅仅填写了法律援助申请表和承诺书,就得到了法援律师的帮助。
市司法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此前群众申请法律援助,需要提供经济困难证明。而该证明需要申请人先到所在社区开具,然后到所在街道盖章,费事费力。
今年,武汉市实施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承诺制,用“我承诺”代替“我证明”。申请人只需实事求是签订承诺书,就可获得法律援助。
4月初,市政府印发通知,公布了武汉市实行证明事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第一批清单。行政机关在办理清单中的许可登记事项时,须以书面(含电子文本)形式将证明义务、证明内容以及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一次性告知当事人,当事人书面承诺已经符合告知的相关要求,行政机关就不再向其索要证明,而直接依据书面承诺予以办理。
“这是一种基于社会信用的机制,申请人向行政机关承诺自己符合申请事项所需的条件,但也要为其承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市司法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截至目前,全市第一批发布实行告知承诺的证明事项200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134项。接下来,武汉市将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着力推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全面推行并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其“减证”与“便民”作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经济社会活力。
据了解,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是“减证便民”行动的具体措施,对于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全市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的时间表,今年7月1日前,各区人民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将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9月1日前完成本级本部门推行告知承诺制的自查评估工作。据了解,近年来,武汉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行政审批各领域,稳步推行告知承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