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网络主题活动哈尔滨新区专场云座谈会上,哈尔滨新区的多位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哈尔滨新区近年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筑巢引凤加快产业发展升级的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据哈尔滨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成员,松北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甄长瑜介绍,2015年12月16日,哈尔滨新区正式获批成立,是我国第16个国家级新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主要承担着“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战略使命。
在谈到新区营商环境优化问题时,哈尔滨新区党工委委员,松北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佳表示,新区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先行先试、敢闯敢试”的政策优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创新导向,以打造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重点,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再突破、创新再深入、制度再完善,自觉履行在全市及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的责任与担当。
据王佳介绍,在2019年,新区组建了专门营商环境建设和监督的机构,构建了哈尔滨新区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营商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2020年,我们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思考如何发挥“放管服”改革在促进经济恢复增长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市场主体反映的堵点、痛点和难点,制定了‘营商环境2020攻坚提质行动方案’,着力实施效能提升、服务提质、诚信建设、机制完善等‘四大工程’,最大限度地提升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的获得感和满足度。”王佳告诉记者。
甄长瑜告诉记者,“十四五”开局之年,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经济发展继续呈现“总体向上、恢复强劲、亮点凸显“的良好态势。今年一季度,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1.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3亿元,同比增长12%,在连续4年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基础上再续升势。
据甄长瑜介绍,目前中俄产业园已完成签约企业11家,在途协议谈判企业25家,储备跟进企业23家。并且在哈尔滨新区政府支持协助下已完成6家企业注册落址,预计2021年产值可达5亿元。今年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重点推进的60个产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32.2亿元,包括新建开工项目16个,续建项目44个。而从2019年以来,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连续两年招商引资额突破千亿元。
营商环境的优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断降低市场主体的制度性成本,而这就需要通过不断的商事制度改革,深化“放管服”,营造一个让市场主体健康成长的优良环境。
王佳表示,放,就要放出活力、放出创造力。“在推进简政放权工作方面,我们改变以批代管的传统思维定式,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把该放给市场和企业的放足、放到位,同时简化办事流程,力争为市场主体提供最优、最简服务。”
据王佳介绍,近年来,新区积极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分类实现“证照分离”全覆盖,并全面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加速市场主体进入,提升了市场的活力。在优化企业开办流程方面,实现了企业登记办理时间从天到秒、从工作日8小时服务到365天×24小时服务的突破。同时,新区还通过持续深化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承诺即开工”改革,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极简审批模式,“带土移植”深圳先进经验和模式等措施不断改善营商环境。
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玉刚告诉记者,自园区建设两年来,在哈尔滨有关单位及哈尔滨新区政府的大力帮助下,顺利推进园区建设等各项工作。哈尔滨新区对标浦东、复制深圳,敢闯敢试,实行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办照即营业、智能秒批等创新举措,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审批流程优化,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实现深哈公司1天完成公司注册,36天取得施工许可证,11天项目动工建设,63天展览馆封顶,101天地下室结构封顶,创造了“深哈速度”。
陈玉刚表示,哈尔滨新区还与深哈产业园积极梳理深圳的先进做法和政策,并在园区先试先行,成熟后在新区推广复制。截至目前,共计完成了23项政策复制,其中,个人所得税超过应纳税所得额15%部分全额返还、招投标评定分离、创新型产业用地、企业服务中心等很多做法已向全区、全市推广。通过这些具体举措,有力推动了当地改革创新与发展活力,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了新区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