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中国(黑龙江鹤岗)

【风险提示】注意识别真假“班主任”骗局!

来源 :中国信用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2-04-08 09:00 打印

近日,针对“冒充老师诈骗”,哈尔滨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以案为例帮助大家识破骗局。
目前,因疫情原因各高校都开展线上教学,个别学校家长微信群或QQ群里出现被诈骗现象有所上升。不法分子偷偷潜入家长微信群或者QQ群中,将头像和昵称设置成与老师相同,冒充老师,通常以需要交费为由,发送收款二维码到群里要求缴费,部分家长信以为真,导致被诈骗。



典型案例




网友王女士在孩子的班级微信群里收到了一条紧急“通知”,要求家长们立即扫描二维码,加入新的微信群。一看对方的头像和昵称正是“班主任老师”,王女士赶紧扫码进了群。群代办消息称:班级紧急交资料钱,一个孩子是192元,让家长分三个红包发过去。王女士随即按要求交了钱。
随后,群里的这位“老师”主动添加王女士为微信好友,并开始私聊 。对方提出由于情况紧急,需要王女士帮其他家长代缴所谓的“资料费”,事后再让他们逐一返还。王女士随即又转了9个微信红包,每个64元,没想到对方并不满意。这时,王女士有些怀疑了,她立即给学校老师打电话确认,而老师却说根本没有交钱的事情,王女士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套路揭秘




一、潜伏进群。
骗子一般通过清理僵尸粉、查快递等方式,诱骗微信用户扫描实际是电脑版登录的二维码,在确认登录后,便完成了对微信的控制,获取到“家长群”等信息,便潜伏进群。
二、暗中观察,进行伪装。
伪装进群后,骗子会暗中观察,不仅精确分辨出哪个是“班主任”,更是掌握老师的活动规律,为下步诈骗找出时间差。
三、发布收费消息,完成诈骗。
利用老师上课或是批改作业时不接触手机的“黄金时间”,骗子便立即实施诈骗,用提前克隆好的“班主任”信息,发布各类“缴费”信息,并且会要求家长尽快完成转账。此时,群里便会出现两个一模一样的“班主任”。



警方提示




一、作为家长,不要随意泄露群号和二维码,保存好老师电话。如遇有人在群内收费或私信要求收费,应保持警惕,切勿轻信,及时通过电话与老师核实,不可盲目转账付款。
二、老师们要积极检查自己所在班级群、家长群,核实所有成员身份,严格落实实名制度,对身份存疑的尽快踢出群。将QQ群、微信群设置为“审核通过后方可入群”,加群方式设置为“需要身份认证”,关闭“允许被搜索”。
三、一旦涉及银行卡账户、密码、身份证号码,就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轻易透露,防止犯罪分子使用你的身份去贷款或者做违法的事,也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和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