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款逾期不要紧,专业团队帮你优化债务”“既能减免利息罚金,还能修复征信记录”……近年来,社交媒体平台涌现出不少“反催收”团队。它们宣称自己是“专业咨询公司”,可为网贷和信用卡债务人员提供“停催停诉”“停息挂账”“协商还款”等有偿服务。然而,这些看似帮你“逃出升天”的人实则会将你带入更大的深渊。
——题记
盛夏的夜晚,空调开到19度,“90后”李东(化名)却怎么也睡不着觉,看着手机上的一串来电,他陷入了深深的无力感。3张信用卡外加两个网贷逾期,每天的催收电话让他不知所措。
两年前,因为投资失败,他被迫加入网贷一族,结果越陷越深。事后看来,这是他30岁人生中最深刻的一次教训。
李东并非个例。随着年轻人超前消费和理财投资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使用借贷产品周转资金。
“不到30岁,老公欠款53万,漫漫还款之路。”
“30岁,努力上岸,负债20万,每月更新,共勉。”
“95后,负债7万,欠的全是网贷,每月工资基本上都用来还款了,目前除了还款什么都做不了。”
……
这是近57000人组成的豆瓣小组“负债者联盟”中随处可见的帖子。负债,意味着年轻人要承受还债压力。当有人不堪重负时,一些所谓的委托组织就找上门来,号称能帮助贷款人停止催收骚扰、少还利息,甚至是不还钱。当然,前提是要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然而,钱交出去了,债务减轻却成了“空话”,背上网贷的年轻人反而成了委托组织二次收割的猎物。
“反催收”生意成“风口产业”
“贷款逾期不用愁,所有贷款平台均可办理延期还款,利息罚金均能减免,还能帮您修复征信记录。”在一个名为“网贷反催收”的微信聊天群里,自称为专业律师的群主“张顾问”,正在为几名网贷欠款5万到20万元不等的群成员推销“反催收”服务。“专业律师顾问会根据客户欠款信息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帮忙与借款平台和银行协商,一条龙服务到底。”
记者以“个人债务”“债务逾期”等关键词在网络搜索发现,不少“债务委托团队”宣称可为网贷和信用卡欠款者提供“停催停诉”“停息挂账”“协商还款”等有偿服务,“反催收”成功率可达100%。
记者随机点击某搜索引擎上的多个“反催收”广告,均立即跳转至聊天框界面,AI客服不时发来信息,询问记者欠款情况。记者以“多平台网贷欠款6万元还不上”为由,加上一位债务策划“马顾问”微信好友。对方称,只要提供贷款截图、个人身份等信息,线上交付钱款6%的服务费,全权委托给他们办理,3~5个工作日即可结案,保证“停催停诉”“停息挂账”。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年来,一些消费者追求即时满足,超前消费或过度消费,导致负债累累。在“催收”的背景下,“反催收”生意应运而生,成为当下的“风口产业”。
近期,嘉兴南湖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伪造证件案,涉案犯罪团伙以债务优化、债务规划为幌子进行“反催收”服务,查获盖有伪造印章的证件300余份。
“我们发现有大量贷款客户,使用了同一家医院开具的同一病历号的重大疾病医疗证明。”今年年初,美团金融平台联合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海尔消费金融等机构向南湖警方报案,称平台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有信贷客户可能伪造了假冒的医疗证明,借相关政策申请延期还款或减免还款。
接到报案后,南湖警方成立专案组进行侦办。警方通过侦查发现,这背后已形成了一条黑灰色产业链:警方经过对一名信贷客户张某的核查,发现其在多个金融机构累计申请了40万借款,按照规定是1年期还款,但在还款到期后,张某就通过相关政策申请了延期还款。
警方还发现,张某并未存在重大疾病的事实,也不具备还款能力,而是通过一家“法律咨询”公司帮其伪造一份患有重大疾病的医疗证明,以此来办理延期还款。
据张某称,自己因无力偿还在金融机构申请的40万贷款,去年年底通过朋友介绍,在河南的一家法律咨询公司办理了债务优化延期,并缴纳了5%的手续费。但一个月后,张某发现自己的债务延期并未通过申请,而缴纳的手续费也打了水漂,甚至自己的银行征信也受到了影响。
1月17日,南湖警方进行了收网行动。据该公司老板曹某交代,他们通过PS伪造了假的医疗证明,让客户信以为真。而公司的销售员都只有初中文凭,根本不懂法律。对客户承诺做债务优化,也只是简单粗暴地让客户给公司“法务”邮寄手机卡,暗中给客户的手机设置呼叫转移,由“法务”代接债务催收的电话,伪造出“延期还款”和“不被催收”的假象。
目前,曹某、丁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南湖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长期从事金融业务的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珊说,个人提供给这些机构的隐私信息,很有可能会被这些机构进行倒卖再次获利。在信息被倒卖之后,债务人面临的风险将更加严峻。个人隐私泄露之后,将面对无休止的高频营销短信骚扰。若信息被违法分子获取,可能会成为犯罪分子“狩猎”的对象,伺机对其进行诈骗或资金窃取,债务人将极有可能被拖入更深的泥潭。
黑灰产业存在三大乱象
打着“代理维权”旗号的“反催收”产业,靠何种手段达到“反催收”目的?
记者调查发现,“反催收”已发展成为一条完整的黑灰产业链,其公司内部设有法务、财务、行政、运营等多个部门,在日常运营中表现出“宣传信息不实”“制造虚假证件”“教唆消费者发起不实投诉举报”三大乱象。
——广告投放泛滥,宣传内容不实。记者在多个网络平台发现,各类含有“反催收”服务的软文广告层出不穷、大行其道,这些所谓的“反催收”公司,多以“专业律师24小时在线解答”“维权不成功不收费”“成功处理上万个案例”为噱头,宣称可以帮助欠款人“优化债务”“修复征信”“全额退保”。有的为了诱导消费者,还拍摄发布情景剧短视频,诱导消费者点击观看。
武汉25岁的市民张女士网贷欠款5万元,今年初曾找“反催收”公司帮忙,交了3000多元的服务费,不仅没有达到“停息挂账”的目的,最终连服务费都没退回。“‘反催收’公司说得天花乱坠,实则为了引人入局,债务不但没减,反而增加了。”张女士说。
——激化消费者与催收员矛盾,向银行施加压力。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反催收”公司员工以前多是银行或贷款平台的催收员。法律规定,使用威胁或恐吓是违法的催收行为,催收员转行“反催收”后,常常指导债务人使用与银行对立的话术,刺激催收人员,诱导催收人员违规,并在录音后向各地银保监局等监管机构投诉,借机向银行索要赔偿,敲诈勒索银行。
——伪造证件,假装弱势群体申请免息延期还款。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反催收”公司常常要求债务人员提供联系方式、身份证号、住宅地址、银行卡号等个人隐私信息,用于制作生活困难证明、低收入证明等虚假证件,并假装弱势群体与借款平台或银行协商,以达到“反催收”目的。
今年初,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公安局打掉一个“反催收”黑灰产业团伙,一举没收1700多份虚假证明材料。“这些假证五花八门,大部分是用假章制作的胃癌、肝癌等虚假证明,看上去还有些吓人。”办案民警说。
将个人信息交给“反催收”公司,无疑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记者在咨询“反催收”服务后,一连数日接到各类陌生骚扰电话,有的咨询欠款情况,有的甚至宣称可以提供贷款服务。
网贷年轻人被轻松收割
事实上,2022年4月,央视就曝光过违法“反催收”的乱象。其中提到,“减债降息”明码标价,“反催收”渐成黑灰产业。
除了前面提到的收取服务费外,“反催收”组织还会忽悠贷款人进行会员充值,甚至是劝说他们购买“债闹”服务,教唆、煽动其主动逃避债务,甚至以违法手段拒绝偿还借款。
央视记者在与部分购买了此类服务的债务人沟通时发现,不少人不仅逃债不成,反而还遭遇到个人信息被倒卖的情况。
招商银行官微曾以动画的形式,以“信用卡逾期,千万不要这样做!”为文案,揭示了“反催收”联盟的三大不正常手段:第一,打着法律服务的幌子,拿着伪造的材料,到处投诉,向银行和借贷平台施压;第二,所谓的降低息费,延期还款的技巧,其实毫无技术性而言,就是硬抗;第三,把减免息费、重组债务、修复征信说得天花乱坠,最后要么根本办不成,收钱了事,要么从你身上套取私人信息进行违法操作,这才是他们的真正目的。
记者再次以贷款逾期、债务委托、债务优化咨询、债务协商延期、停催延期上岸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微博、小红书、抖音上的相关帖子比比皆是,其中不乏粉丝高达几十万的账号。
“他们很明显是利用了贷款人急于摆脱欠款,轻信能够通过一定手段逃废债与征信修复,最终将希望寄托在‘反催收’组织上。结果很可能陷入到骗局中。”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卢鼎亮如是表示。
对此,亦有人深有同感,“‘反催收’组织太可恶了,年轻人被网贷收割了一波,本来就还不起钱,还要被他们二次收割。”
对于收钱不办事的质疑,有研究人士透露,“如果确实能实现协商减免利息、停息挂账,债务人自己通过正规渠道和银行谈也能谈成功,委托公司就没用了。当然前提是债务人要列出还款计划并严格执行。”
“反催收”组织的猖獗,可以从银行投诉数量的激增上略见一斑。
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银行共受理14.8万件投诉;2022年为18.2万件投诉,投诉总量上涨17.2%。
到了2023年一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10.49万件,其中个人贷款业务投诉5.98万件,占投诉总量的57%。据业内人士分析,这其中,不乏“代理投诉维权”“代理征信修复”“‘反催收’联盟”等黑灰产行为。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关于黑灰产市场规模的相关统计数据,这类黑灰产从业者超200万人,平均年龄约23岁,市场规模高达1100亿元。
这种非法“反催收”频频出现,对金融行业正常经营秩序和社会信用体系造成了极大冲击,也对借款人增加了新的风险。
记者了解到,据公开报道,招商银行、广发银行、马上消费金融、分期乐等,都遇到过此类“麻烦”。起因多是信用卡中心或相关客服收到要求取消贷款、抹除逾期记录的电话,后经银行或机构方查实,电话那头提供的证明材料存在明显造假痕迹。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一百六十七条,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实施的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代理人知道代理事项违法或被代理人知道代理行为违法未作反对表示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这也意味着,“反催收”代理机构进行相关虚假证明材料制作,贷款人也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卢鼎亮表示,通过恶意投诉、制造虚假凭证、违法洗白征信的委托组织,是有可能涉及到违法的。目前已有公安机关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对非法“反催收”组织进行侦办。如果委托组织存在骗取欠款人服务费的行为,还可能涉及诈骗罪。
多措并举斩断“反催收”毒手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反催收”产业目前处于灰色地带,警方办理的“反催收”案件,不少是以打击“伪造假证”为由开展的专项整治活动。但从结果来看,“反催收”行为不仅扰乱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还严重损害了金融机构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各地警方正在强化针对黑灰产的治理,如福建等地,在去年底召开了针对治理黑灰产的座谈会。针对当前金融乱象屡禁不止,福建地区金融监管部门表示,金融消费者和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各类黑灰产活动的侵害,亟须各界联合整治、合力打击。
另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深圳、湖南、重庆等地均针对“征信修复”“代理维权”等灰黑产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同时,针对相关团伙,金融监管部门还与警方协作重拳出击,对涉事团伙进行抓捕。
与此同时,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已经多次对相关黑灰产作出了提示。今年年初,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制定了《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识别标准》《中国银行业应对“代理维权”灰产工作指引》,对“反催收”联盟、羊毛党、恶意投诉等金融灰产从概念界定到识别标准进行了明确规范,为行业和执法机构提供了有力参考,并向行业内征求意见。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将为金融行业界定黑灰产有所帮助,但仍应进一步立法,以促进金融秩序的健康发展。
事实上,金融黑灰产的存在不仅破坏金融生态、危害金融安全,其背后隐藏的虚假广告宣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骗取消费者钱财等违法犯罪活动,更是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和社会稳定,助长了不劳而获的风气。
“近年来,金融体系投诉量呈爆发式增长态势,黑灰产滋生,扰乱市场环境。”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许进表示,在金融黑灰产的助推下,投诉不仅没有解决老百姓真正的问题,反而成为不当获利的手段。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付子堂亦建议,我国应注重统筹衔接,各部门通力协作,政法机关和人大加强重视金融黑灰产的新型犯罪研究,并出台司法解释或案件侦办指导意见;公安部门、网信部门等多部门联动对金融黑灰产形成全域围剿。此外,还应推进国家层面确定金融黑灰产的认定范围、法律责任与处罚标准,区别处理由此引发的信访投诉。
也有业内专家表示,“反催收”产业目前仍有“抬头”之势,建议多措并举,整合资源,重拳出击遏制“反催收”乱象。一是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严格审核客户信息,控制过度授信,防范“反催收”非法代理行为的发生;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为执法部门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从而提高打击的有效性和效率;三是推动公检法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制定打击“反催收”黑灰产业的专项行动计划,依法查处一批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
专家呼吁,消费者应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严格审视自身的消费能力,避免超前或过度消费的生活习惯。个人一旦产生欠款、逾期的情况,应该积极面对现实,通过合规渠道,依法表达诉求,理性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