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浪翻滚,正是农户颗粒归仓的关键期,也是涉农案件执行的“黄金窗口期”。为破解涉农案件“找人难、找物难”问题,县法院执行局主动把握秋收时节被执行人活动规律,启动“金秋助农”专项行动,将执行现场搬到田间地头、粮食收购点等地,用高效执行护航农户“丰收季”,执结一批涉民生、涉农案件,让司法温度伴着稻花香直达群众心间。
行动中,执行局打破“朝九晚五”常规模式,组建机动执行小组,根据前期摸排的被执行人秋收作息规律,采取“清晨蹲守、午后突击、傍晚跟进”的弹性工作法,精准锁定被执行人行踪。针对涉粮食买卖、农机租赁、土地流转等高频纠纷,执行干警提前与粮食收购点等建立联动机制,实时掌握被执行人粮食出售、款项结算动态,避免“执行款随粮款流失”。同时,考虑到秋收农时紧迫,执行局坚持“灵活执行、善意文明”原则,对暂时无力一次性履行的被执行人,在征得申请执行人同意后,协调制定“秋收后分期履行”方案,既保障申请人权益,又不耽误被执行人秋收生产。
“法官,我这玉米刚卖了钱,现在就把欠的钱还上....!”在某镇粮食收购点,被执行人张某见到执行干警,主动提出履行义务。此前,张某因收购农户李某玉米后拖欠货款1.8万元,被诉至法院并进入执行程序。执行干警多次联系张某,其均以“资金周转困难”推脱。秋收开始后,执行局通过联动机制得知张某近期在售卖玉米,立即驱车前往收购点。面对执行干警出示的联动反馈记录和法律文书,张某意识到躲不过去,当场通过手机转账将全部货款支付给李某。拿到欠款的李某激动地说:“本来以为这钱要等明年了,没想到法院趁着秋收帮我要回来了,今年的收成总算没白忙活!”类似的场景,在专项行动中不断上演,执行干警用脚步丈量田野,用行动化解纠纷,让生效判决从“纸上权益”变为“真金白银”。
此次专项行动执行局还注重“执行+普法”双向发力。执行干警在田间地头、收购站点开展“以案释法”,用农户身边的案例讲解“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引导群众树立“守法履约”意识。同时,针对秋收期间可能出现的劳务报酬、农资款拖欠等纠纷,告知群众维权途径和证据保存方法,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发生。
截至目前,“金秋助农”专项行动已执结案件42件,执行到位金额79万余元。下一步,县法院执行局将持续紧盯农时节点,围绕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等关键时期,推出更多“节点化、精准化”执行举措,让司法执行始终跟着民生需求走,用实实在在的执行成效,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和“粮囤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