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中国(黑龙江鹤岗)

“到阳澄湖洗澡的螃蟹”需要洗洗诚信的澡

发文机构:信用鹤岗 来源 :信用中国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5-11-04 14:11 打印

在南京售卖阳澄湖大闸蟹的张老板介绍,“我们家卖的是阳澄湖协会蟹”。协会蟹?追问后张老板倒也没避讳,“我们家蟹的确不是阳澄湖蟹,但每年都有客人提出要阳澄湖大闸蟹,没办法我们加入了协会,想着能好卖点。”她告诉记者,正宗阳澄湖大闸蟹产量有限,很快就消耗完了。一些经销商从外地收购低价螃蟹,在阳澄湖里短暂养殖一段时间,这种“洗澡蟹”主要是通过蟹卡的形式销售,套上精美的包装。

秋风渐起,蟹脚正痒,又到了品尝大闸蟹的黄金季节。然而,当消费者满心期待地购买标榜“阳澄湖”的大闸蟹时,可曾想到嘴里的美味可能只是在阳澄湖里“游过泳”的过客?经销商直言不讳的“协会蟹”之说,揭开了“洗澡蟹”这一行业潜规则的冰山一角。这种“浑水摸蟹”的现象,不仅欺骗了消费者,更在侵蚀着百年品牌的信誉根基。

“洗澡蟹”本质上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品牌伪装秀。外地低价蟹在阳澄湖中短暂“沐浴”后,便披上了“阳澄湖大闸蟹”的华丽外衣,身价倍增。这种操作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源于阳澄湖大闸蟹品牌价值与有限产量之间的巨大鸿沟。正如报道中张老板所言:“正宗阳澄湖大闸蟹产量有限。”在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下,“洗澡蟹”应运而生,通过蟹卡、精美包装等现代化营销手段,完成了一场场“李鬼扮李逵”的消费魔术。

“洗澡蟹”乱象折射出的是市场诚信体系的部分失灵。当“真蟹难求,假蟹横行”成为行业潜规则,不仅消费者权益受损,更可怕的是整个阳澄湖大闸蟹品牌面临信任危机。长此以往,“狼来了”的故事将在蟹市反复上演,最终导致品牌贬值、市场萎缩。那些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养殖户、那些珍视品牌价值的企业,都将为少数人的短视行为付出沉重代价。

破解“洗澡蟹”困局,需要多方合力。监管部门应当创新监管方式,如建立大闸蟹溯源体系,让每只蟹都有“身份证”;行业协会需加强自律,严格会员管理,防止“协会”之名被滥用;电商平台和销售渠道要切实负起审核责任,杜绝虚假宣传;消费者则应提升辨别能力,理性消费,不被华丽包装和低价所迷惑。

“洗澡蟹”现象恰如一面镜子,照见了市场经济中诚信建设的任重道远。只有当品牌价值与商业诚信相得益彰,才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给“到阳澄湖洗澡的螃蟹”好好洗个“道德澡”,还市场以清明,还消费者以安心,让阳澄湖大闸蟹这一金字招牌在诚信的滋养中愈发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