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女,汉族,1979年4月出生,现为兴安区光宇街道宇康社区工作者。
在生活中,她始终秉持“孝”字当先,用行动诠释着孝道的真谛。她与丈夫婚后就与公婆同住,这一住就是二十年。由于爱人的工作非常繁忙,经常需要在单位值班,她在家里和公公婆婆相处的时间最多,其实老人心里是最寂寞的,他们总想找个倾诉的对象来宣泄内心的孤独,她就常常和公公婆婆拉家常,听他们说以前的经历,有时候他们把一件事翻来覆去的说,她总是耐着性子听他们“唠叨”,看到公公婆婆很开心,她觉得这才是幸福的一家人。婆婆早上去菜市场时,她总喜欢挽着婆婆的胳膊过马路,陪她一同买菜。婆婆是个勤快且能干的人,总是想方设法做好吃的。虽然她不太擅长做饭,但每次婆婆下厨的时候,她总会在一旁帮忙打打下手。她心里明白,自己或许帮不上太多的忙,但只要自己站在婆婆身旁陪着她做菜,陪着她闲聊几句,婆婆的心里也会充满快乐。
2017年,她的婆婆突发脑梗住院,生命垂危。她把正准备中考的女儿安排妥当后,便连夜与丈夫、公公一起将婆婆送往医院抢救,千方百计为婆婆寻医问药。婆婆住院后,大夫要求病人至少住院观察一个月,且期间不能下地,否则一旦跌倒恢复不好,极易留下后遗症,导致终身瘫痪,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看着病床上的婆婆和家中生病的公公,她倍感压力。然而,她和丈夫并未被困难击倒,她不分昼夜地精心照顾卧床的婆婆,不嫌脏累,端屎倒尿。为防止婆婆生褥疮,她每天至少为老人翻身五六次,并用温水擦拭身体。婆婆因脑梗造成语言障碍,遇急事表达不清,只能用手比划,还时常发脾气。她总是耐心地劝说婆婆要耐心治疗,不要着急上火,身体定会慢慢好起来。自婆婆脑梗后,她和丈夫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婆婆的脑梗经过及时治疗,在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婆婆很快康复出院。患难见真情,从那以后,她和公公婆婆的关系愈发亲近。
她的家如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之家,虽然未曾有过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事迹,然而她们一家人却在生活与工作中,通过平平常常的事,点点滴滴的情,生动地诠释着爱与孝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