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的教育园地里,有这样一位数学教师:他以扎实深厚的专业功底为基,以新颖灵动的教学方法为翼,以十七载扎根班主任岗位的坚守为桥,不仅让抽象的数学符号变得生动可感,更将一批又一批学子送往理想的彼岸。他就是全国模范教师、正高级教师、鹤岗一中高二17班班主任舒敬宇。
匠心育人,用责任托举学子梦想
2005年,舒敬宇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径直走进鹤岗一中校门,完成了从受教者到施教者的身份蜕变。鹤岗一中为每位新入职教师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在这套体系的滋养下,他持续精进思维能力,淬炼出严谨的数学逻辑,练就扎实的计算功底,为成为优秀数学教师筑牢了根基。
2008年,舒敬宇走上班主任岗位,成为85名学生的主心骨。过硬的业务能力让他很快就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也就是从这一届开始,他为班级定下了专属口号:“在高中的三年里,我要严格执行计划,努力践行誓言,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为班级拼搏奋斗,为梦想竭尽全力。我相信,我行,我一定行!”这铿锵的誓言,一传承便是十余年。
课堂上,他是理清知识脉络、破解学习困惑的严师;课后,他是倾听青春心声、化解成长烦恼的益友。曾有家长深夜打来电话,声音里满是焦灼:“舒老师,孩子实在扛不住了,数学总学不明白,急得直哭。”他在电话里轻声安抚孩子:“数学就像剥洋葱,得一层一层慢慢琢磨。有时候练四遍还没头绪,第五遍说不定就豁然开朗了。别放弃,想想咱们的班级口号。”在他的鼓励下,这名学生重整旗鼓继续攻坚。“那年高考,这孩子数学考了132分。”谈及此事,舒敬宇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专业深耕,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
作为中国数学奥林匹克一级教练员、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学名师,舒敬宇的专业素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愈发深厚。在他的课堂上,枯燥的公式不再是死记硬背的符号,而是打开难题的“金钥匙”;复杂的逻辑推理不再是令人却步的关卡,而是探索规律的“趣味游戏”。
“数学不是冷冰冰的公式,而是藏在生活里的智慧。”舒敬宇常这样告诉学生。他的教学仿佛点石成金,让抽象的数字焕发生机——数学不再是单调的数字堆砌,而是一场生动有趣的思维探险。他以独特视角串联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的海洋里畅快遨游,收获成长的喜悦。
2014年,舒敬宇开始担任鹤岗一中高一实验班班主任。面对全市顶尖的学生,他深知肩上的分量:“我托举的不只是一个孩子的未来,更是一个家庭的期盼。”教学中他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即便教了多年的知识点,也总要琢磨出更优的讲解方式;早已烂熟于心的题型,仍坚持反复演练。每天做两套试卷是他给自己定下的铁律,做题时同步为学生筛选习题。
“数学难,我就陪孩子们一起啃;数学竞赛更难,我就和孩子们一起闯。”这份对学生的挚爱,藏着他对数学学科本质的深刻洞察。他指导的学生在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屡创佳绩,获得全国铜牌、省级一等奖等荣誉,既是学子们拼搏的见证,更是展示他专业能力的生动注脚。作为我市数学学科领军梯队带头人和连续四届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他不仅照亮了自己的讲台,更引领着全市高中数学教学的前行方向。
潜心钻研,甘做孩子们的摆渡人
“师者,不仅要授业,更要传道。”这句话在舒敬宇十七年的班主任生涯中得到了生动诠释。尤其作为尖刀班班主任,他肩上的担子更重,心中的责任也更沉——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精进,更注重培育他们的品格与合作精神。
在同行眼中,舒敬宇是位“智慧型老师”:学生情绪稍有波动,他总能第一时间捕捉;学生渴望倾诉时,他总能恰到好处地递上建议。“这是老师的本能,更因为我太爱班里的孩子了。”说到这里,舒老师眼里满是疼惜,“我班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扑在学习上,情绪波动就容易影响状态,压力也会像雪球越滚越大。作为班主任,我就得做他们的‘解压阀’,及时帮他们抚平情绪、找准症结,陪着他们一步步成长。更多时候,我愿意做孩子们的‘摆渡人’。”
这种亦师亦友的陪伴,让舒敬宇所带的班级形成了浓厚的学风与温暖的凝聚力。各科老师过生日时,孩子们会悄悄排演一个暖心的小节目,传递真挚祝福。这份师生间的温情像一束光,成了学生们心中最珍贵的青春记忆。
舒敬宇常说:“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遇见,我有幸在孩子们的青春里留下足迹,更要倾尽所能,帮他们渡过成长的河流,抵达梦想的彼岸。”二十载春秋流转,他以潜心钻研的坚守、甘为人梯的奉献,在教育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成为无数学生眼中最可靠的“摆渡人”,用行动诠释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