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洪江,男,汉族,1971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富力煤矿生产副总工程师。
扎根一线,磨砺成长
左洪江自投身工作以来,便毅然扎进煤矿生产一线,开启了漫长的坚守之旅。煤矿生产环境恶劣、条件复杂,然而,他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之意。无数个日夜的坚守,让他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从一名普通从业者逐步成长为安全生产管理领域的行家里手。他深知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生命线,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指令,将《煤矿三大规程》奉为行动指南,把“安全第一、质量第二、生产第三”的理念深深烙印在心底。这种对安全的敬畏与重视,成为他工作的坚实基石,指引着他在每一个工作环节都保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态度。
严抓安全,守护命脉
在工作现场,左洪江认真负责的态度令人肃然起敬。每天,他总是最早抵达作业地点,对作业环境展开细致入微的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潜藏的安全隐患。对于特殊地段和特殊时间段,他更是给予格外关注,提前精心制定详细的排查计划,确保隐患排查与管理做到全方位、无死角。一旦发现问题,他雷厉风行,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坚决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为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他时刻不忘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反复强调自保互保的重要性,要求职工务必做到“四不伤害”。在安全管理上,他坚守原则,毫不妥协。为了确保安全,他宁愿与职工“红脸”,也绝不愿看到因事故带来的悲痛。他耐心地给职工做思想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安全知识,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安全对于个人、家庭和企业的重大意义,从而自觉遵守安全规定,积极投身到安全互保、联保工作之中。
狠抓质量,筑牢防线
左洪江理解工程质量与安全之间的紧密联系,坚信“质量不过硬、安全无保证”。为提升工程质量,他加强对职工的质量培训。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现场示范等多种方式,让职工清晰了解施工标准和要求,确保每一位职工都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他严格落实跟班制度,坚持深入生产一线靠前指挥。无论是采煤工作面还是掘进巷道,都能看到他忙碌奔波的身影。他现场监督指导质量标准化工作,对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他绝不姑息迁就,立即责令相关责任人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对于责任环节,他必定查明原因,严肃追究责任,以起到警示作用。
勇于创新,破解难题
在工作中,左洪江不仅是严谨细致的管理者,更是勇于创新的开拓者。富力煤矿 -450 南 22 层综放工作面回撤时,传统的机采配合炮采开帮方式暴露出诸多弊端,如人员投入多、工期长、材料消耗大,且该煤层发火周期短,一旦发火便有封闭隐患。面对重重困难,左洪江大胆提出采用采煤机开帮的新思路。经过反复论证和实践探索,最终成功实现了大倾角工作面全过程采机开帮。这一创新举措意义非凡,不仅确保了工作面施工安全,还达到了快速、高效的目标,为回撤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同时,采机开帮具有开帮质量好、易于施工的优点,节省了工时、火工品和人员的投入。与传统炮掘开帮对比,共计节省开帮时间18天、工时769个,共计节省17.66万元。在富力煤矿-610南18至2层综放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遭遇地质构造难题。工作面受倾斜断层影响,1至42组架子过全岩,需破岩开采,工作面面临煤质松软、硬帮片帮、抽漏严重、易倒架等诸多问题。左洪江与矿矿领导及时研究对策,决定对1至32组及时人工开帮施工,开帮宽度为3.2米。经过这一处理,工作面硬帮抽漏得到有效控制,确保了工作面的正常回采。尽管破岩量大影响了推进度,但他通过加强硬帮管理等措施,保障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多年来,左洪江就是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采煤难题,提高了采煤生产效率和煤炭产量,为富力煤矿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他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赢得了广大职工的一致赞誉和尊敬。
